信佛终究信什么信佛应该怎样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4-21 20:00:30  阅读:1354 来源:腾讯国风 作者:责任编辑NO。杜一帆0322

文/续祥法师

在谈怎样树立之前,咱们先来聊聊什么是崇奉?

咱们为何需求它?

从字面意思来看:信指可信赖、可依托;仰,即指俯视、崇拜、敬畏。

崇奉是心灵的产品,是个人的知道行为,并不必定与宗教挂钩,它也能够对错宗教性的。

有一首十分火的情歌就叫“崇奉”,歌里唱“爱是一种崇奉,让我来到你的身旁。”

关于某一理念和价值观的必定,对人、事、物的寻求以及信赖都是崇奉的一种办法。

咱们为何需求崇奉呢?

不止一次听身边的人们有着这样的慨叹: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

人们面前包罗万象,人们面前一无全部——咱们有了物质的丰饶和文明的多样,却也由于更多的挑选莫衷一是,失去了“崇奉”的才干,难以体会崇奉的崇高与纯真。

科技的开展、物质的丰厚、信息的胀大、快节奏的日子,使得支撑咱们活下去的动力从参差多态的崇奉演变成千人一面的资本堆集、权利抢夺、利益攫取。

从头树立崇奉,是咱们取得更有含义人生的最好办法。

其实人生而有崇奉之需求,就像人生而需求呼吸相同;崇奉对立的是人生最大的磨难——“不确定性”。

咱们从何而来?活着的含义又是什么?……

这些充溢着不确定性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也各有各的处理办法,哲学、艺术、科学、能够说都是为此而生。

可一旦人生最大的不确定性“逝世”来暂时,以上的这些办法都显得那么的无力——由于它们只能安放“生之烦躁”,无法处理“死之惊骇”,无法处理这种惊骇,人生的底色便是暗淡和悲惨的,越往前走,就越步入失望,逝世的漆黑将逐步笼罩全部生之光芒。

放眼望去,似乎只需专业处理“来生问题”的宗教才是那个令人心安的“最优解”。

不过逝世的漆黑并不必定意味着惊骇,相同能够意味着期望。当一个人迷失在黑夜时必定会想:杳杳冥冥的前方会不会有人能救我呢?

大部分干流宗教所给予的便是这样的许诺,经过诉诸于某种“他者”来完结本身的“救赎”(“他者”即本身之外的全部人、神、或某种决议性存在),释教则告知你能够毕竟靠饯别一套老练的办法论来完成自渡——你要信的不是神,也不是佛,而是自己能够救自己。

崇奉之于人,就像水之于鱼,崇奉之于宗教,恰似水之于舟,更是不行或缺的要素,释教也不破例。

《华严经》说:“信为无上菩提本,长养全部诸善根。”释教十分着重信的重要性,成佛的榜首个条件便是你首要要“信佛”。

所以《大智度论》云:“佛法大海,唯信能入;说信为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安闲能取;若无手,不能有所取。”

崇奉的方针是什么呢?

信这个字在释教经论中是有着不同俗世的含义。

《广五蕴论》里边关于“信”是这么说的:“云何信?谓于业果诸谛宝等,深正符顺,心净为性。”

这句话解说了信的方针——业果、四谛、三宝,而前二者又能够归摄在三宝中的法宝中,所以咱们崇奉的终极方针便是三宝。

窥基大师对信的的解说也差不多:言信者,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这句话首要解说了崇奉三宝的三个位面:信实、信德、信能:

(1)何谓信实?——于实深忍。

实是实在,佛陀所宣说的四谛等实在不虚的的道理。咱们坚信不疑,三宝的殊胜积德行善,确定其实在不虚,信佛证菩提、信法是善说、信僧具妙行,并对以上这些有一种深度的认同感,名为信实。

这种深度认同会在心里树立起一种正面的人生崇奉,能够对治各种烦恼和犹疑。

例如一个农民在冬季,已准备了种子耕具,是由于他信赖春天必定会来,他在春天不去郊游赏花而是辛苦的播种,是由于他信赖信赖到了秋天必定会有收成。

咱们只需信赖佛法是实在不虚的,三宝是殊胜庄重的,才干在崇奉的光芒下过好这一生。

(2)何谓信德?——于德深乐。

对三宝的真净积德行善,有一种深沉的崇奉高兴,咱们信它的确是有的,即名为信德。许多佛弟子的日子之所以充溢崎岖,很大程度上便是由于关于三宝的积德行善不行决心所形成的。

(3)何谓信能?——于能深欲。

对修证进程和修证成果坚决自己能成果的“崇奉”,即前文提到的“自己能救自己”。

《六祖坛经》云:“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不只需信赖三宝有能够救拔咱们出离苦海的功用,更要信赖咱们也能够出离苦海,趋向菩提。

崇奉三宝的实在不虚和真净积德行善着重的其实是“仰”的层面——俯视至高真理和满意品格;而崇奉自己也能领会真理和完善品格才是信的要义。

“深忍”只能算是信的因;“乐欲”只能算是信的果,而信的自相便是“心净”。由于信的自相是净,所以能令它的因果等皆净,若信的自相不净,那就不会令因果等清净了,故在信的三相之中,当以“心净”为最要。

信以心净为性,而《坛经》说:“何其自性原本清净。”所以崇奉佛法僧不是依托,是回归——回归心里的觉正净。

了解了崇奉的方针,咱们再来说说崇奉的树立。

首要,是皈依三宝,接近善士。

崇奉的建造就恰似在精力的荒漠中盖一座灯塔,万丈高楼从地起,没有皈依来打地基,崇奉建造便是摇摇欲坠难以为继的。

提到皈依,咱们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信佛心诚就好,何须必定要皈依呢?

其实持这种思维的人既不懂得什么叫“皈依”,也不懂得什么叫“学佛”——从字面含义来看,皈依形似并不等于信佛,但从内在来讲,其实皈依的修法其实是遵循学佛一直的。

就像宪法是全部法令的总纲,三皈依也是全部佛法的总纲。三宝,代表着佛法整体,缺一不行。

而佛法的整个修行,正是由外至内、由浅入深的皈依进程。从这个含义上说,成佛,正是皈依的满意成果。

无论是声闻乘的行人仍是菩萨乘的行人,都是要以“念佛、念法、念僧”作为不时提撕的功夫来做的。

而咱们从薄地凡夫到等觉妙觉的修证进程实质上便是对三皈依的深化进程,直到咱们将本身溶入三宝的无尽积德行善,毕竟成果咱们自性本具的自性三宝。那你就会“成为佛、宣说法、统领僧”。

在这一进程中,每一个不同的阶段关于皈依都会有不同的知道。但无论怎样,咱们要先迈出坚决的榜首步,如不走榜首步,怎能走出第二、第三步来?对第二第三步感兴趣,也有必要先从榜首步开端,不行罔意高远。

许多人对由于皈依的了解浅显,导致皈依后崇奉单薄;听到“皈依佛”就想到佛像;听到“皈依法”就想到经典;听到“皈依僧”就想到出家人,其实这三种仅仅住持三宝,佛法僧三宝的实在意趣远不止此。

只怕后人对三皈发生误解,《六祖坛经》中惠能大师解说皈依三宝为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佛者觉也”,佛便是醒悟、醒悟、证悟阿的意思;“法者正也”,法便是正确的见地与修行办法;“僧者净也”,僧是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清净,一干二净的菩萨圣僧和证悟的修行人。

所以修行实在的依托是自性觉、自性正、自性净。这“自性三宝”才是咱们实在的皈依处,可是咱们对於形相上的三宝要懂得尊重,为什么?没有形相的三宝,你怎样会知道自性三宝?

小看形相三宝不只会造业更是忘恩!

我等薄地凡夫有必要要用形相的三宝常常启示、劝诱,才干忆想回归自性三宝。

咱们见到佛像、听到佛名,马上就回归自性觉;

看到经文、看到法物,就能回归到自性正;

看到出家人的德相,就知道回归自性净,所以形相的积德行善是无量无边。形相不时刻刻在提示咱们,假设没有这个形相,很简单遗忘,又利诱、又倒置、又造业,持续还要遭受苦楚报。

皈依自性三宝又不忘失形象三宝这才是满意的皈依。

三宝之中,仅有能与咱们互动、做咱们善常识的是僧宝,所以皈依后的榜首要务便是接近善常识。

提到这儿咱们或许会疑问,《六祖坛经》不是说“自佛不归,无所依处”吗?现在你怎样让我心外求法?

众所周知,五祖弘忍禅师自传心印今后,就在夜里送六祖慧能渡江南行,亲自为他把橹说:“合是吾渡汝!”

六祖答道:“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度名虽一,用途不同。能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五祖听了便说:“如是如是!今后佛法由汝大行。”

由此可见,当咱们还在迷沦苦海沉溺邪途时,唯有善常识方能拯拔咱们,善常识是迷悟之间的摆渡人,悟后当然能够自渡,迷时仍要师渡,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即便上上根器如六祖,也要五祖的指点才干恍然大悟契佛心印。

六祖大师开悟后教训徒众时也说:“汝若心迷不见,问善常识觅路;是善常识有大缘由。所谓化导令得见性,全部善法,因善常识能建议故。”

想要让自己的崇奉建造进程得到过来人的指导,就要做到华严经所描绘的那样:

求善常识。勿于身心而生疲倦。见善常识。勿生厌足。请问善常识。勿惮劳累。接近善常识。勿怀退转。供养善常识。无令连续。随顺善常识教导。不该违逆。于善常识全部积德行善。不该疑问。闻善常识讲演出离门。应生决议。见善常识随顺烦恼行。勿生嫌怪。于善常识所生深决心不该变改。

其次是听闻正法,生起胜解,法随法行。

信的三性:忍、乐、心净,又可分为信的因果与信的体性。《成唯识论》卷六:“忍谓胜解,此即信因。乐欲谓欲,便是信果。”

以“胜解”为“决心”生起之“因”是说:咱们关于诸法万象的实事(世俗谛)实理(胜义谛)诸佛所弘的正因正果,有了殊胜的了解之后,心里就安住于其上,不会为其他的异学、异见、别解、别行所影响而退失或不坚定,此为“忍”。

反之,若对实实际理,犹豫不定,为邪因邪果所引转,甚而被五欲六尘所遮盖而心有所改动,这即表明此人不具“忍”的心力,决心也无从发生。

哥伦布之能发见新大陆,就由于他坚强不屈的决心,而他的决心则来自于他对地圆说和东方有黄金的传说的信赖。

想要让让崇奉的建造更上一层楼,皈依三宝接近善士后就要开端听闻正法并生起胜解,这一进程依照济群法师以为可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榜首先要依对缘起因果的知道,树立人天乘的崇奉。

尽管咱们现在具有人身,得遇佛法。但轮回路险,稍有不小心就会造业蜕化。人天乘的修行,既注重实际人生,更要经过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实在对三宝生起决心。

现有人身不过短短几十年,逝世降临,除了三宝,没什么是能够依托的。亲人能够陪你一同走吗?权利和财富能够让你往生善道吗?如果蜕化恶道,将是长劫遭受苦楚。

咱们不只需现世安全,还要让未来保有这种福报,得到持续修行的身份。所以,咱们在诚恳皈依的根底上,还要受持五戒,止恶行善,不断堆集资粮。

第二,是知道到轮回的实质是苦,树立摆脱道的崇奉。

尽管咱们现在得到人身,但只需心里还有利诱烦恼,再多的吃苦也处理不了苦楚。并且,轮转六道是不能自主的。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中,咱们的恶业不知何时就会老练。即便有幸得生善道,也是危在旦夕的。

看清这一点,咱们就要建议出离心,不再贪恋轮回中的盛事。修习戒定慧,断除贪嗔痴。实际上,摆脱才是全部法门的中心,人天乘仅仅作为接引众生的便利,为进一步修行打下杰出的根底。

第三,知道到菩提心的殊胜,经过广行六度,树立大乘菩萨道的崇奉。

咱们尽管找到了生命的摆脱之道,但要看到芸芸众生仍深陷于利诱烦恼之中,遭受苦楚受难。由此知道到,仅仅寻求个人摆脱是不毕竟的,从而建议殊胜的菩提心,以寻求无上菩提为方针,以协助全部众生走向醒悟为己任。

以上这些层次改变是见地上的,崇奉最好的证明其实是实践。

《坛经》说:“诱人口说,智者心行。”又说:“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利。”

所以崇奉毕竟不是能够谈的,由于崇奉不是名词,也不是形容词,是个动词。动词,是表明行为的,所以,崇奉仅仅举动,崇奉的建造最终仍是要执行在举动上面。

举动就要有体会。许多看起来难以置信的东西当你自己感觉到了,你就不得不信赖。这种信不是表层的虚幻感觉,而是心里的实在觉受。所以说来说去,不离依教奉行。讲来讲去,有必要解行偏重。

如法依教修行,才干把握释教的精华,才是树立崇奉的要害。

诸供养中 法供养最

共享转发 自利利他

重视梵学小Q:qqfoxue

小编的Vx:qq-foxue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