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作农业是以粟为首要培养作物的旱作农业,粟也可称为“稷”或“糜子”,俗称“小米”,在北方新石器时代诸遗址中遍及发现。
粟的营养价值很高,含丰厚的蛋白质和脂肪和维生素。能够酿造酒、醋,五粮液、汾酒以及南方人喜爱喝的小米黄酒、山西陈醋的首要原料都是小米(粟)。
一、考古发现的史前粟作遗存
史前时期是指有正式前史记载之前我国境内助的开展史,包含前期猿人、晚期猿人、母系氏族、以及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史,直到最终树立夏朝。这个时期的时刻跨度非常大,从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
史前文明的代表——玉器
在我国,跟着考古开掘材料的增多,发现的史前粟作遗存愈来愈多。在距今约10500——9700年的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考古学家发现石磨盘和石磨棒等谷物加工东西,这些东西必定与旱作农业有关。
石磨盘和石磨棒
在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明诸遗址中发现粟和黍等农作物遗存。如在甘肃东乡林家遗址(马家窑类型)出土粟和黍、大麻籽等,在19号窖穴发现捆成小把的谷穂;1974——1975年开掘的青海柳湾墓地,半数以上墓葬发现装有粮食(粟)的粗陶瓮。此外,在永昌鸳鸯池等遗址中也发现有粟类作物的遗存。
青海柳湾墓地
在黄河中游的老官台文明、裴李岗文明、磁山文明中都发现有粟类作物的遗存。如在磁山文明的345座窖穴中,有80座残留有炭化粟,一般厚约0.3——0.2米,单个厚度达2米以上。
炭化粟
仰韶文明时期,粟类作物更遍及,在半坡遗址的一个陶罐和窖穴中发现保存无缺粟。此外,在一件完好的陶罐内发现有碳化的菜籽,经专家判定,菜籽是芥菜或白菜一类的种子。
在宝鸡北首岭、华县元君庙、洛阳王湾、郑州大河村,还有龙山时代的山西襄汾陶寺等古文明遗址中,都发现有粟类作物遗存,时代越晚,粟类作物的散布规模越大。
在黄河下流区域,粟类作物遗存也可在后李文明、大汶口文明和山东龙山文明的遗址中发现。如在山东三里河归于大汶口文明晚期的窖穴中发现1立方米的粟。此外,在东北区域的红山文明诸遗址中发现时代较晚的粟类作物遗存。
二、粟作农业的来源问题
多位学者研讨过粟作农业的来源问题。如黄其煦先生以为农业应发作于“不大适于”农耕的当地,“发作”的地址不等于农业“开展”今后的散布区域。朱乃诚先生估测培养粟在距今 10000年前后首先发作于燕山南麓及太行山北侧与东侧。王震中先生提出多元涣散式来源的观念。
小米
尽管粟作农业开始发作在黄河流域的观念在学术界得到认可,但没有发现8000年曾经的培养粟遗存,且已知的也不是最早的,故关于粟作农业的来源时刻、地址(单中心或多中心)、传达等问题,还需持续讨论。
关于我国北方区域粟作农业的来源与扩张问题,你有什么观点?
近期热文:
【每日文物鉴赏】商妇好鸮(xiāo)尊,记录了一个女将军的赫赫战功
极简丝绸开展史,每次读完都热血沸腾
【每日文物鉴赏】汉代岩画四神云气图,被誉为“敦煌外之敦煌”
大西政权为何会只存在两年就宣告失利?
牲畜的来源与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