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约至上的产品设计(1)什么是精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4-17 14:44:01  阅读:8011 来源:自媒体 作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原标题:简约至上的产品设计(1):什么是简约?

简约设计追求的并不是形式的简单,而是在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之后做出的一系列设计。简约设计本质上是要处理问题,而不是忽略问题。

本专题的内容,从我们的标题就可以看出来,是属于产品设计的系列专题,并且是脱离了基础设计层次的进阶系列。在这个“简约至上”、“极简主义”、“少即是多”等理念大行其道的时代,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领悟这些理念背后的深意呢?更多的设计者们,或许只是把这些理念当做自己的偷懒的挡箭牌,再或者只是追求表面的简单而已。如若不弃,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就由我来为您讲述这段“简单”的故事~

前言

“设计”从来都不是一个狭隘的概念,也从来都不是设计师的专属名词。一个产品固然需要专业的设计,但例如我正在写的这篇文章,运营着的微信公众号,或者是我们工作中准备的一次演讲,整理的一个PPT,乃至于我们出门之前的梳妆打扮,等等,难道这就不属于“设计”的范畴了吗?

答案是当然属于。简约至上的设计理念,适用于包括设计师在内的绝大多数人。

一、人们总是追求简单

追求简单是人类的本性,无论是我们熟悉的互联网产品,还是建筑行业,抑或是汽车行业,简单始终都是赢得用户的关键。

那么复杂性就一直是人们所厌恶的吗?肯定也不是的,如果人们从始至终都在摒弃复杂性的话,那么可以试想一下,我们现在哪里还会穿着衣服鞋子,仍旧保持着远古时期,使用两片树叶来遮蔽身躯的方式,这该是多么的“简约至上”啊。

那为什么我们现在总是在追求简单,厌恶复杂呢?我们大家可以从四个不同的维度来回答:

1. 时代的维度

任何的内容,如果脱离了时代的背景单独去探讨,都将是毫无意义的。

我们刚才也说了,复杂性并不是一直被人们所厌恶的,那有没有人们追求复杂的时期呢?当然有,大家请看: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物质也慢慢的变富足。人们被复杂性所吸引的最经典案例,莫过于在21世纪初期,美国汽车制造业的潮流是生产和销售大型、笨重、昂贵、高油耗的汽车,而且需求量极大。

2006年,技术专栏作家大卫波格把这种现象称为“夸耀效用原理”:人们喜欢自己被包围在不必要的功能中。

然而到了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大萧条改变了这一追求复杂的时代主题。大多数人手中缺少了多余的资本,人们不再愿意为不必要的功能买单。

简单实用自然过渡成为了新的时代主题。

2. 人性的维度

我们再从人性的维度来探讨一下。

人的本性是贪婪的,也是懒惰的,趋利避害,这是物竞天择,自然演化的结果。人们会本能地追求简单的快乐,追求短暂的刺激,多巴胺、荷尔蒙、肾上腺素等等,这些才是我们生物层面想去追求的东西。

这也就是我们刷抖音能刷到凌晨仍旧不知疲倦,然后学习十分钟就睁不开眼的原因。如果不是生活所迫,从内心深处来说,谁又不愿意去当个“废物”呢?

因此,追求简单是人的本性。

很有意思的是,我们同样可以从人性的维度,来探究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喜欢“复杂”。

当简单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演变成了“无聊”,所以一旦越过了生存的底线,人们就在躲避“无聊”的驱动下给简单的产品拓展各种功能,让其变得相对“复杂”一些。

虽然“无聊”也是问题,但是相比于“有聊”(有意义)来说,人们只需要达到“不无聊”的程度就可以了。

3. 数学的维度

我们再从数学的维度来考虑一下。

假设一个人一辈子平均活80年,每天醒着的时候大概16个小时。也就是接近17亿秒。我们用这17亿秒在不断地感知着这样一个世界中的物体,事件,情感。我们的分母就是这17亿秒。

在以前,例如500年前,资源没那么丰富,产品的设计者可通过更多的时间去设计一个产品,例如工匠可以花一整天的时间来制作一个凳子,而产品的使用者也有着充裕的时间去研究怎样使用这个产品。毕竟当时瓜分我们时间的分子项,并没那么多。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现在每天都需要面对着海量的信息,而且有很多信息,我们也不得不去处理。能够准确的看出,变化的是瓜分我们时间的分子项变多了,而我们的分母仍旧是这17亿秒,我们每天也只有这大概的16个小时。

所以说,复杂的东西在当代是非常奢侈的,因为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理解它,于是简单的东西就成为了更“合适”的设计追求。

4. 产品的维度

最后,我们再从产品本身的维度来探讨一下。

产品越复杂,就越难发现真正对用户有价值百科的东西,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会下降

而且增加复杂性还意味着遗留代码越来越沉重,导致产品维护成本慢慢的升高,也慢慢变得难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并且各个产品之间的竞争压力,使得产品本身不得不更加直白、快速地向用户阐释自己的价值百科。因为你不快点让我知道你有什么用、快点留住我,我就走了。

二、伪装的简单

现代的社会,总会有一些人,拿着一些所谓的概念,来作为自己并没有努力工作的挡箭牌,或者只是追求了形式的简单而已。

总的来说,伪装的简单可大致分为这三类:

1. 将空洞无内涵等同于简单

空洞无内涵与我们所说的简单,从呈现的结果上来看,似乎有那么一些相似之处,但实质上两者风马牛不相及。简单是400米操场跑了N圈后跑回起点开始下一圈,而空洞无内涵则是第一圈刚刚跑出去而已。

就比如一个设计师按照简单设计的理念,设计出来了这样一张电脑的宣传图片,如下图所示,并且还很骄傲地认为这应该是个完美的设计。

但实际上,我们从中除了一个立方体与黑白线条以外,还能看到什么呢?这是典型的空洞无内涵的设计。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呢?

简单设计的理念,所追求的不是形式的简单,而是充分的考虑到用户的感受后作出的一系列设计决策。

当真正理解了简单设计的理念之后,设计出来的电脑宣传图片,或许是这样的:

2. 增加额外的东西冒充简单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常见的商品说明书了,这种做法的特点,是能够解决眼下的问题,付出的成本相对廉价,并且不会引起什么争议。这种冒充简单的做法,似乎也是被大众所接受的。

整个商品说明书好像在向用户传达:“看看吧,我们为了向你解释说明已经费劲了心机。如果你还不明白,可就是你的问题了。”

于是,就有了一种伪装的绝好方式,因为这样就可以把失败的责任都推给了用户。问题在于,大多数用户根本不会看使用说明,他们只想拿过来就用。

借助这种额外的东西不可能营造出简单的使用者真实的体验来。用户只会觉得又多了一件事要做。

3. 只成就个别人的简单

做B端产品的同学,也许有过这样的经历:数据是支撑管理层做多元化的分析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为了“简单便捷”地得到这些数据报表,则需要相关的一线人员,严丝合缝、一分不差地填写基础数据。

结果就是,管理人员将自己的工作所承受的压力转移给了一线人员,造成后者苦不堪言。

复杂是守恒的,复杂可以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却无法消失。我们应该做的,是将复杂性转移到设计人员手中,而不是从一个用户群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用户群体。

小结

虚假的简单,就像是未经世事的孩子,眼中所流露出的是无知的眼神;而真正的简单,则如历经世事沧桑的老人,眼中所呈现的是洞穿一切的目光。

三、真正的简单

真正的简单,是要让产品做到凭直觉就能理解并上手使用。

1. 简单的事例

提起简单,怎么能够少了乔帮主创造的苹果帝国,以及小龙哥创造的微信帝国呢。

简单的交互体验,就是当年iPad一问世就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们会惊奇地看到,对于从来就没摸过电脑的老人和小孩,给他一台iPad,他就会很直观地进行“滑动解锁、左右滑动屏幕、点击图标打开应用、用手指旋转和缩放照片”等一系列操作。

我们来看一下微信团队对于“简单”的定义:

简单不应该停留在为了所谓的“根据漏斗模型分析,减少一个页面,能够大大减少30%的用户流失”“页面应该机制简单”这种表面上的一概而论。

简单更应该体现的是产品逻辑顺畅,交互、视觉设计清晰,乃至开发同学的架构设计清晰。用户的每一步操作都必须有明确的响应和对下一步的清晰引导,也就是所谓的起承转合。

2. 简单的验证

是不是满足简单设计的理念,可以从产品所呈现出来的显性与隐性的信息比来验证。

例如Google浏览器,能够在全世界流行,主要是因为它给用户所呈现的,或许只是一个搜索框,而它背后的技术可谓相当复杂,他们雇用了几千人,就为了让用户在因特网上搜索信息变得简单。

按照信息比的方式来理解,那么它的表面信息是1,那它背后的隐形信息可能是100000。

仔细想想,所有简洁、美好、优雅的东西,都有这样的高信息比的属性和特质。其实人也一样,一个好玩有趣,有学问的人,你会觉得很nice的人,也是必然是高信息比的。弱弱地问一下,有木有人想到我~

结语

最后想跟大家聊一下,该怎样学习的问题。我认为学习应该包含三个层次:

1. 道:即我们所说的思维方式

老子曾经说过,道可道,非常道。也就是说,“道”这件事啊,是可以沟通,但是不能够以常规的方式沟通。“道”的层次,可能在我们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给与不了实质性的帮助,但这是绝对不可或缺的一环。

就比如工作中的A同学,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会整理产品愿景、会分析业务场景,然后才会进行产品设计;而B同学,只是按照功能概设的功能点,以可视化的方式方法将它呈现出来。

显而易见的,虽然产品愿景、业务场景这些,并不能够支撑我们画出具体的界面,但是A同学是产品经理,而B同学呢,只是一位“作图仔”而已。

2. 术:即我们所说的方式方法

这个就比较具象化了,像我们工作中怎样画流程图啊,怎样做原型啊,这都是有着很具体的方式方法的。但是“术”如果缺少了“道”的指引,我们所遵循的“术”就有很大的可能性沦落成为“刻板”、“墨守成规”的概念。

我们经常听见到一些公司,一个PRD文档按照公司既定的格式,写了几百页,几万字,但是接收人压根不看,或者是看不明白的情况。这就是仅仅遵循了公司中的“术”,而没有去追寻写文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一层“道”的概念。

3. 器:即我们所说的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的意义仅在于帮助我们提高效率,至于哪个工具好,哪个工具不好,这个没有标准的,只要能够提升我们效率的工具,就是好的。

阅读完今天的内容,你也许会说:“你写的到底是什么玩意啊,我了解了人们为什么追求简单,了解了什么是伪装的简单或者是真正的简单,这些虚无缥缈的内容,对我有什么用啊。”

是的,确实不会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但我仍旧想说,这些内容,我们一定要了解。就比如我们今天阐述的核心主题:简单性源自对复杂性的征服而不是忽略!这句话会对我们今后所有的设计工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至于具体的方式方法的话,在后续的系列文章里会陆续提到的,让我们不见不散吧!

#专栏作家#

晓庄同学;公众号:晓庄同学产品笔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智慧校园领域的B端产品经理。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