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100句国学经典之忧患安泰与存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4-14 17:51:37  阅读:7691 作者:责任编辑。王凤仪0768

本文摘自《“较真”国学(2):华人100句国学经典》,经作者“长歌一曲”授权。

导读:

西方有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东方有我国 “三圣”:老子、孔子、墨子。

懂我国必从先秦开端,知“国学”必读“三圣”经典。本系列阅览让经典回归本真,把经典读“薄”,以100条经典出现,以浅显言语加实际情境实在解读

9.生于忧患,死于安泰。(《孟子 告子下》)

释义:忧患困苦的环境,能促进人警醒、自律,奋发有为,反而使人得以生计、开展;而一味置身于闲适喫苦,或许枕乐而不知乐,亦不识苦,易于麻痹松懈,不思进取,条件虽好反使人而走向虚弱、甚至衰亡。

所以要有忧患、危机意识,以自律自强;而沉湎于闲适喫苦之中,简单精力萎缩、身心变异、“武功”大废。

例如,传统我国人八成成善于“忧患”的环境,有的反而大有作为,而现在我国孩子的生长环境,从“忧患”变为“安泰”,从大多“没人管”到身处“我国式”的心爱、溺爱,及至“愚笨的爱”,条件好了、条件优胜本是功德,但也或许变坏事。

除了读书和参与“培训班”,有的基本日子自理都不用做,上学书包都有爸爸妈妈、祖爸爸妈妈背着,这样的“安泰”或许不是什么功德,干事少、劳作阅历缺少的孩子更不易融入社会,与实际社会间多少存在某些妨碍,诸如对实在的日子领会不深,思维行为易脱离实际,主意不实际,不懂事,不成熟等,除非社会中有一个闲适喫苦的阶级供他们容身。

未曾刻苦喫苦,不受规则逗弄,不经日子磨炼,则不易自处处人,简单固执放纵,不太懂得日子,像对苦与甜,苦楚、困苦与美好,满意、知足与高兴等等不易理解,因为人懂得美好往往是从了解不幸开端的,领会了不幸才理解美好。

所以,这种“忧患”与“安泰”的转化,这种“安泰”对下一代我国人也带来某种晦气,现在一些年青人的变异、失常行为,与此不能说没有关系。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