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黄瑜在《双槐岁钞》里讲了一个很有道理的故事,说弘治朝的两位阁老,海南丘濬和洛阳刘健。前者博大精深,学而不厌,却被后者讥讽为:“有一屋散钱,只欠索子。”丘濬也毫不退让,说刘健“有一屋索子,只欠散钱”。刘健听后“默然甚惭”。散钱和索子,其实都是比方:散钱比方的是琐细涣散的文献资料,而索子则比方串联起资料的思维。详细到《红楼梦》的研讨,百余年来,许多根索子串联起红学的散钱,而读到陈大康先生的《荣国府的经济账》,窃以为是用经济这根不寻常的索子串联起了贾府一地散钱的一个重要创获。
图片来历于网络
经济问题,正如陈大康先生所言,在小说中“只是以零星的形状出现,并没有直观地展现它们之间的彼此联络”。怎么样处理这样的问题,将满屋散钱贯穿于一条索子,这十分检测研讨者的才能与水平。陈先生从一个引人入胜的论题:黛玉的家产问题开端,直至评论到经济制度与管理机构,八个经济论题逐个打开。陈先生所根据的首要资料其实便是小说的文本,他经过详尽深沉的文本细读功夫,提炼、抽绎出旁人仓促略过的精要内容,从而凑集、复原一个近乎完好、可信的《红楼梦》经济国际。
在这样一个经济国际里,许多问题都是咱们“红迷”在阅览进程中或许留心,但旋即放下的。所谓“放下”,存在几种状况:一种是咱们觉得很有意思,但又没有去费功夫讲究的,例如黛玉家的经济状况究竟怎么,乌进孝缴租的租单究竟阐明晰什么,等等;第二种是咱们仓促看过,忽略掉的那些误以为与小说主题无甚联系的经济细节,例如荣国府的马棚、车轿房、针线房与浆洗房等;第三种则是阅览进程中底子没有留心,以为不是问题的问题,最显着的是一个例子是陈大康先生用数章篇幅评论的李纨在荣国府中的经济位置问题。这三种状况,其实都是咱们阅览不详尽,考虑不深化导致的。陈先生用文本表里的依据引导咱们层层深化,打开了隐藏在文本深处的经济国际。
图片来历于网络
本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证明许多,例如评论林黛玉之父林如海的产业问题,陈先生特别提出了史家惯用的“不书”的写法。他经过剖析《金瓶梅》蔡御史的行为和史猜中曹寅、李煦宗族担任巡盐御史的做法,反推出林如海在盐政上的收入,很有说服力。一起,陈先生还结合文本中贾雨村与林如海的往来来阐明林如海其实是一个情面练达,了解官场潜规则的人,以此来证明林如海本就扎实的家底在盐政任上变得更为丰盛。这些证明鞭辟入里,发前人之所未发,给红学爱好者和研讨者供给了可资学习的办法。
可以完结这样一部系统完好的《红楼梦》经济问题研讨专著,陈大康先生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此优势有二,其一是他身世数学系,关于数字有着天然的灵敏与爱好;其二,则是他肯下苦功夫,在开端阅览《红楼梦》文本的时分,曾数百遍地进行“捺字点数的计算工作”。要知道,聪明人肯下笨功夫,往往可以获得很大的成果。在思维办法上,陈大康先生给咱们后学的启示在序言中现已批注:“对那些好像游离于情节骨干外的描绘的了解,是本书可以成稿的条件”,“若要诘问此‘了解’的由来,那就又回到本文开端时所说的捺字点数的计算工作”。计算当然不是文学研讨的干流办法,但当它能阐明问题,将研讨向前推动之时,也就成为了利器。现实上,任何思维办法只需能处理文本的实际问题,都可以发生上乘的学术著作。
图片来历于网络(《红楼梦》87版电视剧)
行文至此,奉上我对这条经济索子上的一枚散钱提出的一点儿保留心见。李纨或许是金陵十二钗中存在感比较低的一位,因此咱们关于她的一举一动好像不很关怀。她在小说中从头到尾没有跟婆婆王夫人说过一句话这样一个现实,假如不是陈大康先生指出,一般人或许很难留心到。曹雪芹笔法细密,为人称道,这样的描绘绝非忽略,很或许是有心所为。陈先生抽丝剥茧地为咱们剖分出李纨与王夫人隐含着的掌家权之争,并就此以为“假使让李纨管家,一旦贾政逝世,贾政这一房的家主就必定是李纨所辅佐的贾兰,届时王夫人与贾宝玉这对母子的位置必然急遽下降”。换言之,李纨和贾兰的存在,实际上要挟到了王夫人与贾宝玉的底子利益,因此王夫人与李纨婆媳不睦。
图片来历于网络(《红楼梦》87版电视剧)
陈先生的定论得到了部分研讨者的支撑。他的剖析进程,从李纨与王夫人不同身世布景,到婆媳不好背面的宗族利益之争,也是层层推动的。不过,细读《红楼梦》,小说中好像也有一些反例,最显豁的一例是第三十三回,王夫人看到宝玉挨揍之后,“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优点”,忍不住大哭:“薄命的儿吓!”小说接着写到:“因哭出‘薄命儿’来,忽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引起在场的李纨也失声痛哭。这些描绘,当然有多种阐释的空间,但在王夫人心中,长子贾珠的位置很重要是毋庸置疑的。一起,在剖析进程中,陈先生运用的资料里有贾母说李纨“寡妇赋闲的”,这样的词语或许是偏正短语,着重的很或许是“寡妇”的一面,未必指的是失掉所谓的“掌家之业”。若此二例,窃以为有可商讨之处。当然,李纨和王夫人的联系确实是荣国府中人物联系的重要一对,陈先生的发现或许会敞开新的研讨范畴。
图片来历于网络(《红楼梦》87版电视剧)
在全书的终究一章,陈先生概括了《红楼梦》中提出过的三种处理荣国府经济危机的计划,尖利地指出“它们都未能触及农奴制出产与兴旺的商品经济的对立,因此都不能从底子上处理荣国府的经济危机。”事事按“旧例”,终究不只不能抢救行将倾颓的大厦,并且还会激化贾府内的各种对立,正如探春所说:“咱们却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象乌眼鸡,恨不能你吃了我,我吃了你!”陈先生在深化研讨了荣国府的经济问题之后,总结抽绎出了“食尽鸟投林”的本源,可谓建瓴高屋。他关于贾府经济系统溃散原因的探究,不只使咱们对小说的了解更为深化,也具有明清经济史和思维史的研讨含义。
(来历:《北京日报》2019年11月19日10版)
(作者:李远达,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一本从经济、产业的视点细读《红楼梦》的佳作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度十五大好书
《荣国府的经济账》
陈大康 著
附:《荣国府的经济账》目录
序
前语
第一章 黛玉家产之谜
第二章 李纨与王夫人为何没有对话
第三章 荣国府应该谁管家
第四章 环绕月钱的风云
第五章 探春和她的治家测验
第六章 那些半奴半主们
第七章 荣国府的经济制度与管理机构
第八章 荣国府经济系统的溃散
附录一 从数理语言学看后四十回的作者
附录二 “《红楼梦》成书新说”难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