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我国儒家经典,至今已撒播两千多年,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古代论说人生涵养境地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在我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其共同的学术特色、学术成就和社会位置。
《中庸》是由孔子嫡孙子思(约公元前483年-约公元前402年)所作,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之道的传承中有着重要的位置。
《中庸》在西汉时被戴圣收拾并编入《礼记》(又叫《小戴礼记》)中。到了北宋时期,经程颢、程颐的竭力推重,首先将《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列为平等看待,进步了《中庸》的儒学位置和社会影响。
南宋朱熹作《中庸章句》,与《大学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合编成《四书章句集注》。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四书章句集注》被晋封为“国学”,《四书》的官方位置被正式建立,《中庸》遂正式升格成为儒家经典。
之后,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成为古代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必考书目,其位置也随之不断被抬升,到达了它的至高位置,对我国古代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即便到了近现代,梁启超、孙中山等前驱也视《中庸》为国宝。时至今日,人们对《中庸》的研讨愈加深化,其含义不仅为当代中国学界所重视,并且也成为国际社会所研讨的重要议题。
那么,《中庸》到底是说了些什么呢?这么一篇短短3568字的文集,为何能取得历朝历代所推重?
《中庸》的思维内容并非人们字面上所了解的中立和平凡,它指的是儒家所论述的不偏不倚。实际上,它是一部涵养本身的教育理论专著,宗旨在于教育人们怎么自我涵养、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终究到达至善至美的品质涵养境地。
《中庸》开篇即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说,上天给予人的天分便是赋性,依照自己的天分去干事便是道,对自己的赋性进行自我涵养便是教。
《中庸》接着又指出“道也者,不行顷刻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正人戒慎乎其所不睹,惊骇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正人慎其独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所谓道便是对自我涵养的教育和束缚,一刻也不能放松,要把它贯穿于人生的一直,不然就不能称之为道。作为正人要有一种自我监督的精力,关于自己看不到的当地要慎重,关于自己听不到的当地要戒惧。越是在最不易发觉的言行上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维,越是在最纤细之处才越能显示出一个人的品质,所以正人即便在独处的时分也要束缚和监督自己的道德行为。
《中庸》关于正人和小人的言行还指出“正人中庸,小人反中庸,正人之中庸也,正人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正人的言行契合中庸,小人的言行却违背中庸。正人的言行契合中庸,是因为正人的言行时间都不偏不倚。小人的言行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的言行无所顾忌、临危不惧。
《中庸》还提出了“五达道”,指的是怎么运用不偏不倚来调理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这五种古代社会里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只要经过正确的办法来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才干到达调和和平的理想境地。
那么,怎么调理这五种人际关系呢?
《中庸》中提出“三达德”的办法,即依托智、仁、勇的道德来调理,依托仁慈诚笃的性格来扶植,从而到达“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的原则,终究到达“中庸”的境地。
《中庸》一书以为中和之道即全国底子之道,即全国往常、常用之道。用不偏不斜的往常的中和之道对待一切事物便是中庸,“中”是“中和、中正”的意思,“庸”是常、用的意思,以中和之道涵养自己便是中庸。
用中和之道处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之举,而是不时、事事、处处都能天然契合中和之道,这才叫做中庸。
就《中庸》一书而论,可知中庸既是最高的大路境地,也是处理问题的最正确的思维办法。
《中庸》发起人们以“中和”为本,各安本分,各负其责,“无过无不及”地毋忝厥职,不越标准,不图谋不轨,不标榜各自的功劳和积德行善,而默默地为自己涵养中庸之德而欣喜,以此酿造全国的调和与健康。
《中庸》既是古代思维家对待人接物的精辟总结,又表现了做人的标准与才智,因而,它对咱们进步自己的行为涵养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本文参阅自:《轻松学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