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权臣桓温是个大角色,平生能文能武,西平巴蜀,三次北伐,权倾朝野,评个“大晋十大杰出青年”不成问题。
但,桓温最推重的英豪好汉是刘琨。
有一年,桓温北伐,偶遇一个老女仆,说是当年刘琨府中的家伎。此时,刘琨已逝世多年,妇人早已年老色衰,她一见桓温,潸然泪下。
桓温问,这是何以?
老妇人答道,官家甚似刘司空(刘琨)。
桓温一听,感觉人生抵达了巅峰,回去修整衣冠,装扮一番,再自鸣满意地问老妇人:“我何处似司空?”
老妇人好像居心拿桓温开涮,说:“眼甚似,恨小;面甚似,恨薄;须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声甚似,恨雌。”
桓温自诩雄姿英发,成果被老女仆当面讥讽了一番,只觉自讨没趣,将冠带一解,回家睡大觉,郁郁寡欢好几天。
这个女仆必定通晓饭圈女孩的自我涵养。刘琨在其时但是全民偶像等级的人物,也难怪她会以为,桓温与自家主人比较是自不量力了。
清·华喦《金谷园图》
1
刘琨(271—318),字越石,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出生于官宦世家,当之无愧的贵族官二代。
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之子,三国时蜀汉的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唐代诗人刘禹锡也是中山靖王之后。有人可能会疑问,刘胜这一支基因太逆天了,居然出了这么多杰出人物。其实,据史书记载,刘胜沉浸酒色,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传至三世、四世,以致百世,这一支的人口自然是呈指数级飙升。
今后在大街上遇到或人自称为中山靖王之后,还请尽量坚持淡定。
刘琨10岁那一年,晋军发兵伐吴,全国重归一统。日子在太平盛世,以雄豪著称的文艺青年刘琨在盛行把戏美男的年代,也算别出心裁,此生做不了治世能臣,大约也能做一清平墨客。
惋惜,晋朝的剧本真实出其不意。
刘琨年少成名,26岁时出任司州从事。司州,治地点国都洛阳,从事,是刺史的佐吏,主管文书,位不高,权却不轻。这一时期,有一位同僚和他十分要好。
此人姓祖名逖(266-321),字士稚,身世范阳祖氏,比刘琨年长5岁,时人称其有赞世(管理全国)之才。两人寝则同床,无话不谈。
一天,夜半三更,老大哥祖逖偶然间听到阵阵鸡鸣。
依照其时迷信的说法,深夜鸡鸣是“恶声”,是不祥的预兆。《隋书·五行志》还煞有其事地记载:“昏而鸣,大众有事;人定鸣,多战;夜半鸣,流血漫漫。”
祖逖不以为然,他悄悄踢醒睡在周围的刘琨,说:“此非恶声也。”
夜半鸡鸣激起了二人的豪情壮志,两人起床,执起佩剑,走出屋外,在月光下,舞剑习武,不知东方之既白。
优异的年轻人总是相互鼓励,刘、祖二人志趣相投,常一同议论时势,聊到深夜。其时八王之乱方滋未艾,朝局动乱,祖逖颇有远见,他对刘琨说道:“若改日四海鼎沸,好汉并起,我与足下各为其主,在华夏相遇时可要退避三舍啊。”
谁也想不到,多年今后,他们一人在南,一人在北,成了戮力保卫晋室的忠臣。
图源/图虫构思
2
此时的刘琨明显没有祖逖的眼光,在八王之乱中,刘琨游于权贵之间,在声色犬马的浮华日子中走向了西晋的终点。假如他的人生就此结束,后世史书或许只会给他一个点评——“实佻巧之徒欤”。
刘琨的另一个好朋友,是石崇。
石崇富甲一方,曾与晋武帝的舅舅王恺斗富,不落劣势,交朋友从不在乎他人有没有钱,反正没他有钱。石崇常在自己的奢华别墅金谷园办文学沙龙,刘琨和哥哥刘舆(字庆孙)都工于诗赋,在文学上颇有成果,世人赞曰:“洛中奕奕,庆孙、越石”,兄弟俩都是石崇的座上宾。
刘琨“素奢豪,嗜声色”,和石崇也蛮合拍,从他写的一首《胡姬年十五》,可见其的确有风流才子的一面:
虹梁照晓日,渌水泛香莲。怎么十五少,含笑酒垆前。花将面自许,人共影相怜。回头堪百万,价重为时年。
元康元年(291年),皇后贾南风借宗室之手翦除外戚杨氏集团,随后又专政擅权,八王之乱揭开序幕。
贾氏擅权后,其心腹鸡犬升天,其间,贾后的外甥贾谧掌管机要,他专横嚣张,平常连太子都不放在眼里。朝中风云突变,石崇从中看见了“商机”,以为贾谧囤积居奇。
刚好贾谧常自以为是文学青年,也喜爱办文学沙龙,石崇遂与一众老友前去凑趣,除了刘琨兄弟俩,还有“古代男人的颜值标杆”潘安,“江东二陆”陆机、陆云兄弟,“洛阳纸贵”左思等,共二十四人,时人称为“二十四友”。
狐朋狗友不行深交,贾氏满意的日子很快就到头了。
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假造诏书,以贾后杀戮太子为由,起兵征伐贾后集团。贾后、贾谧被杀,树倒猢狲散。没过多久,石崇、潘安因开罪司马伦一党,受诬害坐牢处死,为自己的政治投机付出了生命的价值。
在这次政变中,作为 “二十四友”之一的刘琨却保住一命。本来,司马伦的儿子司马荂是刘琨的姐夫。本来便是亲家,刘琨兄弟也都是人才,司马伦欠好撕破脸。不管在哪个年代,金钱都没有联系管用。
八王之乱前后历时16年,各路实力你方唱罢我上台,天灾人祸并行。刘琨境况为难,屡次改换门庭,先后依附于齐王司马冏、范阳王司马虓、东海王司马越。
刘琨亲眼所见,是本来处于上升期的帝国,被司马宗族搅得暗无天日,神州流血千里,大众流离失所。或许直到那一刻,他才懂了祖逖那句“相避华夏”的约好。
明·仇英《金谷园图》
3
司马氏同室操戈之时,有人在背面静静举起了屠刀。
北方各少数民族察觉到晋朝内争,军事实力大大削弱,逐步脱节朝廷操控,对华夏凶相毕露,一场大变局悄然迸发,北方由此进入五胡十六国年代。
永安元年(304年),晋室成都王、河间王、长沙王和东海王还在激战,带领流散南下入蜀的氐族领袖李特之子李雄已于成都称王,树立成汉政权。
同年,匈奴五部大都督刘渊于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县)以兴复汉室为名起兵反晋,集结数万之众,自称汉王,和李雄凑了对“王炸”(刘渊所建政权史称前赵或汉赵),不久后西晋并州(辖域主要在今山西省境内)所辖二国四郡,对折落入其手。
刘渊为造反找的理由也很有意思,他以为,旧日汉室与匈奴和亲,两边又曾约为兄弟,而自己又早已改刘姓,取汉名,咱们匈奴人是汉朝的外甥,也是汉朝的弟弟。刘渊还追谥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一个匈奴人高举“复汉”大旗,刘备、诸葛亮在九泉之下若有知,不知该作何感触。
时势造英豪,天然生成刘越石,自有其任务。
永嘉元年(307年),前赵业已坐大,北方已逐步成为胡人铁骑烧杀掳掠的战场。刘琨临危受命,出任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领匈奴中郎将。
西晋并州、冀州地图 图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山西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与国都洛阳不过一山一水之隔,此地山环水绕,险关很多,且蕴含着丰厚的资源。
战国时最大的一场歼灭战,长平之战便是因秦国与赵国抢夺山西的上党打开。
隋末,李渊于太原起兵,凭仗有利地势,顺汾河而下,霸占长安。
一直到近代,晋系军阀阎锡山占有山西38年,安居乐业,保存实力,鲜有人可要挟其位置。
五胡南下,首战之地的也是并州,一旦失掉这道防地,整个华北危如累卵。
这一年,刘琨37岁。这个半生蹉跎的花花公子,就此改动人生轨道,成了临危受命的民族英豪。即便是人生从37岁开端,全部也未成定局。
4
刘琨脱离京城,取道上党赶赴晋阳(今山西太原),一路上亲眼看到百孔千疮、官民逃散的惨状,悲不自胜,遂提笔向朝廷上表陈说,恳求下拨粮食布疋帮助,文中字字泣血:
臣自涉州疆,目击疲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携老扶弱,不停于路。及其在者,鬻卖妻子,生相捐弃,逝世委危,白骨横野,哀呼之声,感伤和气。
其时,并州打饥荒,哀鸿遍野,原先镇守晋阳的东嬴公司马腾与刘渊几经交手,连连失利,不得已调任邺城,不少大众为了吃一顿饱饭,随其溃军离去,抛弃守土,美其名曰“乞活”。
刘琨到并州时,无兵无粮,见此地官舍焚毁,人口锐减,犹如一座死城。“余户不满二万,寇贼继横,路途断塞……府寺焚毁,僵尸蔽地,其有存者,饥羸无复人色,荆棘成林,豺狼满道”。
他沿路十分困难才招募一千多人,打破前赵军的阻击,由上党转战至晋阳,在此开端对并州的惨淡运营。面临残缺的晋阳城,刘琨“对症下药”,率军民铲除荆棘,收葬骸骨,重建府第,运营商场,补葺牢房,一同联合由豪强地主郭默、魏浚等领导的坞堡实力,共拒强敌。
即便如此,不少老大众仍不肯听从指挥,四处逃散,“一日之中,虽归者数千,去者亦以相继”。困守晋阳的刘琨,出路未卜,格外孤单。
有道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自从到差并州刺史,刘琨的诗不再是风花雪月,而多为慷慨悲歌,伤怀时乱。他的诗成了五胡乱华的真实写照,满含血泪书写一个年代的悲惨剧。
在到差途中,刘琨将一路上的磨难阅历和忧思,化为一首《扶风歌》:
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顾展望宫阙,俯仰御飞轩。据鞍长叹气,泪下如流泉。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挥手长相谢,呜咽不能言。浮云为我结,归鸟为我旋。去家日已远,安知存与亡……
后人点评道:“作者终身气候,于此亦见一斑”。
在刘琨的召唤下,留下来的并州军民同仇敌慨,耕田耨地时仍不忘带着盾牌,背着弓箭。不到一年,晋阳城表里又闻鸡犬之声,之前逃亡各地的大众也连续回来,还有无主可依的士人景仰前来投靠。
史书记载,其时上党、壶关守将先后战胜屈服,“并州诸郡为刘元海所陷,刺史刘琨独保晋阳”。
刘琨是正儿八经的汉室后嗣,为保晋室而战,与其坚持的匈奴人刘渊自称“汉氏之甥”,却打着兴复汉室的大旗,历史上可贵有如此荒谬的一幕。跟着刘琨就任,刘渊对晋军忍不住多了几分忌惮,其大本营左国城间隔晋阳也不远,遂于永嘉二年(308年)迁都蒲坂。
永嘉四年(310年),刘渊之子刘聪即位,次年与羯族豪强石勒两路联军,霸占洛阳,掳走晋怀帝,残杀王公大众三万余人。
国都凹陷前夕,华夏权贵弃城而走,简直搬空了洛阳,宫殿护卫溃散,饥饿暴虐皇城,响马公开掠夺,从前富贵的国都成了人间地狱。那些将家产败光的权贵,只留下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让大众任由胡虏蹂躏。
永嘉之乱中,衣冠南渡,朝廷溃败,外援无望,华夏士大夫纷繁南逃,刘琨却仍然据守着晋阳,而这仅仅只是开端,在并州,他一守便是十年。
永嘉之乱,五胡入华
5
刘琨和他的晋阳,成了匈奴人的眼中钉,刘聪以石勒为上党公,掌管并州战事,对晋阳打开猛攻,堕入重重包围的晋阳,危如累卵,形势益发困难。
刘琨与石勒比武,互有胜负,他还写下《与石勒书》,劝说石勒脱离前赵,效能晋室。
石勒是羯人,早年曾被上一任并州刺史司马腾卖为奴隶,与其母失散多年,刘琨传闻后,乃至派人寻觅石勒的母亲,好生照顾,送到石勒营中。他的仁慈一直唤不回石勒叛变的心,石勒决意与晋为敌,回绝了刘琨的好言相劝。
一天夜里,月黑风高,刘琨登楼瞭望。
郊外,胡马嘶啸,旗帜飘荡。城中,断壁残垣,满目荒芜。
孤城堕入前赵兵马的重重包围,援军杳无音讯。此情此景让刘琨悲愤交加,他在楼房上清啸数声,以抒其怀。
郊外大军闻此声,皆凄然长叹。
夜半,刘琨吹奏胡笳,这是北方胡人拿手的乐器。
动听凄婉的乐声传到敌营,了解的乡音勾起郊外战士的怀土之情,他们不由歔欷流涕。
天明,胡笳声又起,郊外大军已然无心再战,竟弃围而走。
如此传奇的业绩,被记载在《晋书》中,后人读至此处,或许难以相信,却不由感慨万千。
6
刘琨是一名孤胆英豪,不是圣人,他也有我行我素的缺陷。在前赵围城的危殆时间,他误听心腹小人徐润之言,处死忠心部将令狐盛,不幸铸成大错。
此时,刘琨爸爸妈妈都在晋阳城中,刘琨母亲看到儿子如此激动,指着他骂道:“你这小子不能经略大业,委任好汉,怎么能成事!如此,必会牵连咱们我们一同落难。”
刘母一语成谶。不久,令狐盛之子叛逃到刘聪处,将并州的状况逐个奉告。刘聪喜从天降,以令狐泥为导游,趁刘琨带精兵出城之际袭取晋阳。苦心运营的晋阳城又遭兵燹之祸,刘琨爸爸妈妈双双遇害,只剩下几千残兵败将。
走投无路的刘琨想要发兵复仇,无法此战损兵折将,有心无力,不得不向驻守在云中(今山西大同)的鲜卑拓跋部领袖猗卢求救,才夺回晋阳。
《资治通鉴》记载,拓跋猗卢出动戎行助刘琨奇袭前赵,夺回晋阳,“伏尸数百里,猗卢因大猎寿阳山,陈阅皮肉,山为之赤”。
在光复晋阳的惨烈战争后,刘琨感谢猗卢的帮助,抛开民族成见,自营门步行入帐中感谢,“固请进兵”,也便是期望鲜卑人趁胜追击,一举消除刘聪,但未能如愿。
仇视,遮盖了英豪的双眼。
建兴四年(316年),拓跋部内讧,拓跋猗卢被其子拓跋六修所杀。刘琨的儿子本来在拓跋部作人质,乘乱逃出,并同猗卢旧部3万余人投靠刘琨。
刘琨得到这支戎行,不听部下劝止,只想趁热打铁,力挫胡人矛头。此次轻率派大军反击,结果沉重,刘琨军中了石勒的匿伏,简直全军覆没。
这一次,刘琨失掉了一切筹码,无力回天,只好投靠时任幽州刺史鲜卑段部领袖段匹磾。
后世多以为,刘琨急于出动戎行,是为了报前赵杀其爸爸妈妈,夺其城池之仇,但从其时形势来看,能够从另一方面切身感遭到刘琨的焦虑。
国破家亡,生灵涂炭,黄河以北八州,有七州已被石勒占有,晋朝开始委任的大臣中,只要刘琨一人仍在据守,时人以为胡人顾惮者唯刘琨罢了。
同年,长安城破,晋愍帝出降,被掳至平阳,西晋消亡。
晋愍帝受尽刘聪的各样耻辱,每次匈奴人外出打猎,他需身着戎服在前面开路,围观的大众为他唏嘘流涕。刘聪赴宴时,又命愍帝斟酒,一旁的晋朝大臣失声痛哭。在摧残晋愍帝一年多后,刘聪将这个18岁的小皇帝杀戮。
穷途终点的刘琨,仍旧不忘志灭二虏(刘聪、石勒)。东晋树立后,晋元帝司马睿派人赐刘琨宝刀,加封他为太尉。刘琨豪情不减,答复道:“谨当躬自执佩,馘截二虏!”
晋元帝画像
7
明人李贽评刘琨投靠段匹磾,用了两个字——“非策”,此二字,简略而沉重。
两晋时,拓跋鲜卑和慕容鲜卑都曾臣服于晋朝,但是在发展壮大后就起兵叛变,只要段部鲜卑一直臣服于晋朝,帮忙晋军与前赵、后赵对立。刘琨据守并州十年,其英名世人皆知,段匹磾起先很尊敬他,两人对天盟誓,结为姻亲。刘琨也期望能凭借段匹磾的力气反扑前赵,一雪前耻。
但是,段匹磾的弟弟末波收受石勒贿赂,搬弄是非其兄长与刘琨的联系。另一个弟弟叔军提示段匹磾说:“吾胡夷人,所以能服晋人者,畏吾众也。今我骨血构祸,是其良图之日,若有奉琨起,吾族尽矣。”段匹磾一听,若有所思。
与此一同,东晋的琅琊王氏权臣王敦从来忌惮刘琨,也暗中派密使教唆段匹磾杀之。
三人成虎,心生猜忌的段匹磾在毁谤的攻击中,好像感觉到刘琨对自己的要挟,终究假借诏书将其坐牢缢杀,刘琨子侄四人一同遇害。
刘琨在狱中留下了自己的绝命诗《重赠卢谌》,诗中满怀悲愤与不甘:
功业未及建,落日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未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幽州别驾卢谌是刘琨的外甥,曾为其主薄。刘琨以诗抒情自己壮志难酬的幽愤,也期望卢谌设法解救,但是,全部都是白费。没想到百炼而成的刚硬,竟变为绕指的柔丝,我堂堂七尺硬汉,半生兵马,此时竟身陷囹圄,任人宰割。
历经波折的刘琨,终究含冤而死。东晋朝廷为了撮合段部鲜卑,居然不敢为刘琨举哀,过了三年,直到卢谌等人上书伸冤后才下诏追赠其功名。
8
永嘉之乱南下的人群中,有一个刘琨很了解的人——祖逖。混乱不安中,他率乡党亲族数百户南下,暂时避乱于淮泗,只待改日北归。
当祖逖率军北上时,东晋朝廷只给了他一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却不肯给予士卒和武器。他中流击楫宣布誓词:“祖逖不能清华夏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当年发愤图强的二人天各一方,心中却有着相同的方针——光复华夏,这才是真实的魏晋风姿。
祖逖北伐。
刘琨听到祖逖得就委任时,还写信给亲朋说:“吾常备不懈,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在刘琨逝世两年后,祖逖总算获得了北伐以来最大的胜果,石勒难以反抗,不敢南侵,向东晋求和。
这个好消息,刘琨永久也听不到了。他更不知道,获得大胜的祖逖不久之后处处遭到东晋朝廷掣肘,终究郁郁而终,河南的大众听闻其逝世凶讯,哭之如丧爸爸妈妈。
那时候,全国,仍旧如西风残照。
参考文献:[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96年版[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09年版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方步和:《“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论刘琨诗及其他》,《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范兆飞:《永嘉乱后的并州形势——以刘琨刺并为中心》,《学术月刊》2008年第3期倪佩丽:《刘琨研讨》,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