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渐入佳境,晋中文化元素大放光彩,受到观众的热捧,让人目不暇接。记者在现场看到,以“晋商故里、中和福地”为主题的晋中展厅无论从整体展台特装、现场宣传推介,还是非遗文化展示、文旅商品展销,无一不体现着晋中多元化、高端化、特色化的文化品牌风采。借助文博会这一平台优势,晋中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得到全方位展示,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晋中文创产品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借助文博会让文化产业“走出去”
文博会是文化“走出去”的桥梁,是推动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手段,无论是文化输出,还是签约订单。
12月5日,在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首日,晋中市有11个文化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59.5亿元,包括左权县黄泽关溶洞综合开发项目、电视剧《太行奶娘》项目;和顺县牛郎织女文化园旅游开发项目;灵石县少林资寿园文化产业项目;祁县王维水墨诗歌小镇项目、千朝谷晋商文化主题配套项目;平遥县平遥古城3D灯光秀项目、平遥古城超级动漫项目、无人驾驶与服务机器人项目、冠云牛肉合作销售项目等,签约项目数量和金额都在全省前列。
记者在晋中展厅采访时了解到,不少参展企业借助文博会的东风,实现了品牌形象提升,开拓了视野,还得到了一些实实在在的订单实惠,甚至在与省内外客商对接的过程中,实现了“走出去”。
平遥推光漆器、平遥牛肉和祁县玻璃器皿等特色产品历来都是晋中的拳头产品,这几日,来到晋中展厅的客商都要选购这些心仪的晋中特色产品。
平遥唐都推光漆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伦绪介绍,参加文博会就是“借船出海”,尤其是对唐都推光漆器这样的文化企业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次文博会,让我们没想到的是,省委书记楼阳生来展厅参观并为山西“三宝”站台吆喝,让平遥推光漆器的名声大振,进一步扩大了平遥推光漆器的影响力,增强了我们做大民间传统文化品牌的信心。
文博会期间,山西普特好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润红专门来到晋中展厅,与平遥唐都推光漆器有限公司进行了初步对接,意向代理唐都推光漆器的产品。赵润红和记者说,他们公司主要是销售山西特产,但一直以来以食品类为主,文化类产品不多,这次跟平遥唐都推光漆器进行接触,主要是想把全省的文化产品做整合,为山西文化产品“走出去”做点事情。记者了解到,文博会期间有十几家客商与平遥唐都推光漆器有限公司进行了接洽,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不仅如此,各参展企业均有不俗表现,其中,祁县红海玻璃、寿阳韩愈茶食、介休恒瑞制香现场销售火爆,每天都要补货,红海玻璃初步估计销售额在40万元以上。介休恒瑞制香有限公司尽管产品只有小香一把,但每天的销售额都在万元以上。
创新点亮民间传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
介休恒瑞制香把参加文博会作为产品推介的重要活动,把古法制香过程搬到了现场,这一创意成为晋中展厅的一大亮点,也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了古法制香工艺,促进了产品销售。
平遥唐都推光漆器有限公司采用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和新研创的犀皮工艺,脱胎工艺制作,推出了犀皮茶具、茶饼盒、水果盒以及以“一带一路”为主体的甜甜圈系列新产品,逐步形成平遥首饰匣换代产品,在本届文博会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祁县红海玻璃有限公司顺应市场需求和人们的消费习惯,推出了高档酒具、茶具,成为文博会上的畅销品。
葫芦,本是一种普通的植物果实,也是我们正常的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实用器具,但是,经过在葫芦幼小果实上套上模具并按照模具的样子生长,长出各种不同的形状,就成为一种少见的艺术品了。太谷晋艺范制葫芦工作室的闫飞经过多年的刻苦攻关,终于让普通的葫芦变成了“金葫芦”。记者在现场看到,闫飞展示的各种不同的人物葫芦,每个售价能达千元,闫飞说:“让葫芦有了‘文化’,有了创新,一个拳头大的小葫芦就能顶上农民种植玉米一亩地的收入。”
金丝珐琅画是近几年国内外非常流行的新型纯手工工艺艺术品,它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景泰蓝(掐丝珐琅)工艺,又在其基础上有了很好的创新,是一种金丝珐琅彩平面艺术画种。晋中金丝珐琅画非遗传承人毕志勇带着他潜心研究、精心制作、创新实践取得的艺术研究成果来到了文博会,这项融合了多项工艺、精工细作的纯手工工艺品,让更多人了解、欣赏到金丝珐琅画之美。
祁县腾达农耕文化园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扎实而坚定地走出了农耕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步。文博会上,他们不仅带来了自榨小磨香油,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博会平台大力推介宣传了“农耕文化”这一超级IP,使腾达农耕文化园走出了祁县,走向了全省。
锦鲤钥匙扣、狮子存钱罐、福禄寿喜抱枕和纸彩胶带……乔家礼物公司从乔家文化角度入手,从大众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对乔家文化的再设计,创作出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和顺县德艺轩剪纸艺人张德祥在继承传统剪纸艺术的基础上,把具有时代特征,更能够让当代读者接受的当代绘画、现代美术等艺术元素、创作手法融入其中,开辟了剪纸工艺创作的崭新境界。除了牛郎织女剪纸长卷外,张德祥还带来了剪纸卷轴、剪纸册页以及剪纸创意服饰等系列剪纸作品,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
创新,为民间传统文化产品增添了新的活力,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了新的动能。这一点,在本届文博会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文化产业成为转型发展新引擎
文博会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成就的缩影,其背后是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厚爱和支持。
近年来,按照市委“文化强市”战略部署,晋中市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培育和资金撬动,极大调动了全社会投入文化产业的热情,全市文化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产业主体不断壮大。截至2018年,法人单位数由2012年742家增至3468家,规上文化企业由30余家增至115家。201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6.33亿元,占GDP的2.83%,居全省第二,文化产业逐步成为经济支柱型产业。《又见平遥》实景演出、平遥国际电影展、祁县千朝谷、红海玻璃、平遥推光漆器、乌金山欢乐谷、醋博园、鑫炳记太谷饼等一大批产业项目逐步壮大为晋中文化产业名片。
同时,加快产业融合,大力扶持培育“文化+”模式,“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工业”“文化+农业”等业态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如“文化+创意”的代表平遥国际电影展;提升文化内涵的“文化+旅游”的代表企业如灵石崇宁堡中国家文化项目、乔家大院、绵山风景区、红崖大峡谷、乌金山森林公园等;“文化+工业”代表企业祁县红海玻璃等,项目总投资3.6亿元,开创了“贸工文游”一体之先河;“文化+农业”代表企业黄土农言、灵石的冰酒等;“文化+民俗”的代表官道巷民俗文化村、许村艺术小镇;“文化+饮食”的代表鑫炳记太谷饼、醋博园;“文化+传统技艺”的项目平遥唐都推光漆、榆次黑陶、太谷砖雕、介休琉璃仿古建筑构件及各景点特色旅游工艺品生产。多业态、多领域的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特别是2016年以来,晋中市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高端设计、重点培育、强力宣推等措施,以晋商文化品牌、太行风情品牌、都市休闲品牌三大品牌为统领,重点塑造了平遥国际电影展、左权民歌汇、百里潇河产城融合带等景区景点和文化旅游项目为支撑的线路产品,着力打造晋中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品牌新高地新引擎。
我们正真看到,借助文博会的平台,一批批曾经“藏在深闺人不识”的传统手工艺品开始走出家门、走向全省,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我们将以第四届山西文博会为契机,深入贯彻省委决策部署,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化人、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改革文化体制,把改革作为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的关键一招,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把晋中文化的传承力、传播力、影响力、软实力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支撑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
来源:晋中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