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的文人式山水画作风格独具自成一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0-07 19:57:03  阅读:9112 作者:责任编辑NO。杜一帆0322

常人只知白石老人花鸟草虫画作,妙绝今世;殊不知他的文人式山水画作,亦是风格独具,独树一帜。

白石老人 “五出五归”,过黄河、渡长江、抵洞庭、攀华岳、上庐山、游阳朔,博览大好河山, “搜尽奇峰打草稿”,天然成果韵致风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而“形神俱到”。

此幅著作乍看之下好像平铺直叙,林间掩映着屋舍,构图朴素简略中透漏着雅拙,浓淡比照激烈显得新鲜质朴。全体画作不着一笔于云天而自显天高云淡。注重直观经历,注入生活气息,长于造境。把普通景象转化成为不普通的意象,包含浓郁的文人画风山水意境。

齐白石《芭蕉书屋》

芒鞋难忘安南道,为爱芭蕉非学书。

山岭犹疑识过客,半春人在画中居。

余曾游安南,由东兴过铁桥,道旁有蕉数万株绕其屋。

收入借山图矣。齐璜并题记。

这件著作的艺术处理很特别:碧色的芭蕉全用淡墨勾画,让白描蕉叶占有最大空间,而以凝重的笔线勾画楼屋,构成以白托黑、以淡托浓的激烈作用。两座远山,一施赭红,一施花青,全用大写意没骨法画出,形简色艳,近乎符号化。这种画法与作用,在古今山水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画家的斗胆与特立独行,著作对方法感、现代感的创造性寻求,足以令抱残守缺的画家们张口结舌。

这让人想起白石老人的诗句:“胸中富丘壑,腕底有鬼神。”

齐白石《绿天野屋》

齐白石终身五次出游,三次到钦州,有时机旅游了越南山水。他亲眼看到中越一带山明水秀,野蕉数百株,丛立成林,映得满天成为绿色国际,人行其间,连影子都变作了绿色彩。

对此绝佳美景记忆犹新,屡以此体裁作画,是帧作于1925年的《绿天野屋》就是其一。

此画构图布局共同,一片鳞次栉比的芭蕉从近景到中景,包围着几间野屋,一向伸延到前景,与几座山峰衔接,作者将十多年前所见的而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夸姣景象用线和墨奇妙地重现于读者眼前,美不胜收。

齐白石《烟帆海潮》

望远眼萋迷,愁心感物齐。

烟深帆影乱,潮长海山低。

客久慈乌意,春来杜宇啼。

蒲团无地着,况有太常妻。白石并题。

《烟帆海潮》是齐白石1922至1925年间的山水著作,画面上部是坚持的双峰,右侧还可见一座远山。下方片片帆影聚散纷歧,横涂的淡墨和竖抹的水痕营造出烟雨迷离的海面,据胡佩衡称,此种描绘雨雾的方法为齐白石首创。

上世纪二十年代,是齐白石艺术变法的要害阶段,也是他终身中山水画创造最多的时期。

其山水造景鲜活,构图奇崛,物象简少,多勾少皴,上色斗胆,具有不同流俗的激烈个人风格。但由于不为保存的艺坛所赞许,画家倍感孤寂,三十年代今后便很少再作山水。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