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卫健委通报了2019年7月上半月全省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媒介伊蚊密度监测结果。通报表示,当前广东正处于登革热本地传播季节。
7日,记者从惠州市卫生健康局了解到,目前惠州同样正处于登革热高发季节,今年以来,全省登革热病例上升明显,惠州也陆续出现了多例输入性病例及1例本地病例,加上最近雨水不停,发生登革热疫情传播扩散的风险将进一步增加。
诱发登革热的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花斑蚊”,其学名是伊蚊——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登革热发病较突然,有发热,头疼、眼眶痛、骨关节和肌肉痛,皮疹,出血等症状,发热1—2天内可达39—40℃,严重患者会出现休克衰竭甚至死亡,且登革热传播速度快,国内无相关疫苗可预防。
不过,登革热属于自限性疾病,轻症患者在确诊后经过相应对症治疗,做好防蚊隔离措施,通常一周可退烧痊愈。2018年9月,就有一例在广州确诊的登革热患者被惠州本地综合医院收治,经过一周多的治疗后痊愈出院。
当前正值暑期,不少惠州人选择前往东南亚国家旅行,而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正是今年这一季节的登革热流行地区。“受境外输入和本地气候等因素影响,我市目前已在多个县区出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同时还出现了1例本地病例。”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正值暑假旅游旺季,近两个月来自周边城市及全国各地的游客大量涌入惠州,导致惠州发生输入性病例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为此,市疾控中心提醒,近期前往柬埔寨、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或南美洲、非洲的出境人员,特别要提高对登革热感染的警惕,做好个人防蚊措施。“在这些地方旅游时,避免在草丛、树荫逗留,尤其是日出后两小时左右和日落前两小时左右这两个花斑蚊出没频繁的时段,外出可穿浅色长袖衫、长裤。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以上疫区归国后的出境人员在14天内尽量减少外出,避免蚊虫叮咬,如出现发热、皮肤潮红、肌肉、骨骼疼痛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治疗,并主动向医生告知境外旅行史。
“目前防控登革热的最主要措施是防蚊和灭蚊,可以切断传染登革热病毒的途径。”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提醒,本地居民应积极主动配合村居、住建、物业等部门做好居家和工作场所清除积水、清理卫生死角工作,如隔天清洗花盆托盘和鱼池过滤箱、对储水容器加盖密封、将水养植物改为土养,减少居家环境的伊蚊孳生,降低登革热在本地的传播风险。
【记者】廖钰娴
【制图】周美霞
【通讯员】唐运胜 陈澄
【作者】 廖钰娴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